金属材料冲击试验机的操作规程


金属材料冲击试验机的操作规程核心是 “安全第一、规范操作、数据准确",需严格遵循设备检查、试样准备、参数设定、冲击试验、数据处理及设备归位的流程。
一、试验前准备
设备与环境检查
检查设备外观及连接线路,确保无松动、破损,摆锤、试样支座等关键部件无损伤、变形。
确认设备电源、气源(若有)连接正常,周围无障碍物,试验区域地面无油污、水渍。
打开设备电源,启动控制系统,预热至规定时间(通常 5-10 分钟),检查显示屏、操作按钮及数据采集系统是否正常。
试样准备
核对试样信息,包括材料牌号、规格、热处理状态等,确保与试验要求一致。
用卡尺、千分尺等工具测量试样的尺寸(如长度、宽度、厚度、缺口尺寸),每类尺寸至少测量 3 个点,记录数据。
清理试样表面,去除油污、锈蚀、毛刺等,保证试样表面整洁,避免影响试验结果。
二、试验参数设定
根据试验标准(如 GB/T 229、ASTM E23)及试样特性,在设备控制系统中设定参数。
选择冲击方式(如简支梁冲击、悬臂梁冲击),输入摆锤冲击能量(如 150J、300J),确保摆锤规格与试样所需能量匹配。
设定试样支座跨距、冲击速度等参数,若设备支持温度控制(如低温冲击试验),需设定并预热 / 预冷至目标试验温度。
校准设备零点,将摆锤升至预扬角位置,确认能量显示为零,若有偏差,通过设备校准功能调整至标准值。
三、冲击试验操作
装夹试样
待设备参数稳定后,将试样准确放在支座上,确保试样缺口(若有)朝向冲击方向,且与摆锤冲击刃对齐,避免试样偏移。
轻轻按压试样,确认试样装夹牢固,无松动、晃动,防止试验过程中试样脱落。
启动冲击试验
操作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,确认无人员或障碍物在摆锤运动轨迹范围内,按下 “冲击启动" 按钮。
观察摆锤冲击过程,记录试样断裂情况(如断裂是否完整、有无异常变形),设备会自动采集并显示冲击吸收能量、冲击韧性等数据。
重复试验
同一批次试样需至少测试 3 个,重复上述装夹、冲击步骤,确保每个试样的试验条件一致,减少偶然误差。
四、试验后处理
数据记录与分析
试验结束后,导出设备存储的试验数据,包括每个试样的冲击能量、平均值、标准差等,核对数据是否合理,若有异常值(如超出正常范围),需检查试样或设备,必要时重新试验。
整理试样尺寸测量数据,结合冲击能量,计算材料的冲击韧性(冲击吸收能量除以试样缺口处横截面积),形成试验原始记录。
设备与试样归位
关闭摆锤控制开关,将摆锤缓慢复位至初始位置,切断设备电源、气源。
清理试验区域,收集断裂后的试样,分类存放或按要求处理,擦拭设备表面油污、灰尘,检查部件是否完好,做好设备维护记录。
五、安全注意事项
试验过程中严禁将手或身体其他部位伸入摆锤运动区域,设备运行时不得随意打开防护门。
若试验中出现摆锤卡滞、数据异常等故障,需立即停机,切断电源,联系专业人员维修,不得自行拆卸设备部件。
低温冲击试验中,接触低温介质(如液氮)时需佩戴防护手套,防止冻伤,试验后妥善处理废弃低温介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