玻璃弯曲试验机的精度如何校准?


玻璃弯曲试验机的精度校准是确保其测试数据可靠、符合标准要求的关键环节,核心围绕力值、位移、弯曲跨度、夹具同轴度等关键参数展开,需遵循国家 / 国际标准(如 GB/T 16825、ISO 7500-1、GB/T 2611 等),并结合设备特性分步实施。以下是详细的校准流程、方法及注意事项:
一、校准前准备
环境条件调节
校准需在设备规定的环境下进行,避免环境因素影响精度:
温度:(23±5)℃(部分高精度校准要求 ±2℃);
湿度:45%~75% RH;
振动:无明显振动(振动加速度≤0.1g);
清洁:主机、传感器、夹具需无灰尘、油污,避免杂物影响测量。
设备与工具准备
待校准试验机:提前开机预热 30 分钟以上,确保控制系统、传感器稳定;
标准器具:需经计量认证(CMC)且在有效期内,包括:
标准力传感器(精度等级≥0.1 级,量程覆盖试验机 10%~100% 额定载荷);
标准位移量具(如光栅式标准量块、激光干涉仪,精度≥±0.5μm);
跨度测量工具(如数显激光测距仪、高精度卡尺,精度≥±0.01mm);
水平仪(精度≥0.02mm/m)、百分表(精度≥0.001mm)等辅助工具。
二、核心参数校准方法
玻璃弯曲试验机的精度校准需覆盖 “力 - 位移 - 结构" 三大维度,不同参数的校准逻辑和工具不同,具体如下:
1. 力值精度校准(最核心参数)
力值是计算玻璃抗弯强度(σ = 3FL/(2bh²),三点弯曲)的关键,需校准力值示值误差、重复性、线性度。
校准原理:通过 “标准力传感器" 与试验机自带力传感器的 “示值对比",验证试验机力值测量的准确性。
校准步骤:
安装标准力传感器:将标准力传感器(配专用转接件)固定在试验机加载压头与下支撑之间,确保传感器轴线与试验机加载轴线同轴(避免偏载影响);
零点校准:无载荷状态下,分别将试验机力值和标准力传感器示值清零,消除初始误差;
分级加载校准:按试验机额定载荷的 10%、20%、50%、80%、100%(至少 5 个点,含额定载荷点)进行缓慢匀速加载(加载速率≤5N/s,避免冲击),每个载荷点稳定 3~5 秒后,记录 “试验机示值 F₁" 和 “标准传感器示值 F₀";
数据计算:
示值误差:δ = (F₁ - F₀)/F₀ × 100%;
重复性:同一载荷点多次加载(≥3 次)的最大差值与平均值的比(允许≤0.3%);
线性度:各载荷点误差的线性拟合偏差(允许≤0.5%)。
注意事项:若校准不合格,需由专业人员调整力传感器放大系数或更换传感器,重新校准至合格。
2. 位移精度校准
位移直接影响 “载荷 - 位移曲线" 的真实性,需分别校准加载机构位移(如压头移动) 和试样变形位移(如引伸计测量) 。
(1)加载机构位移校准(如压头升降位移)
校准工具:激光干涉仪(高精度)或标准量块(常规精度);
校准步骤:
激光干涉仪的 “动镜" 固定在加载压头上,“定镜" 固定在主机机架(非运动部件),确保光路与位移方向平行;
设定试验机以常用试验速度(如 2mm/min、5mm/min)移动压头,分别在 “0~50mm"“50~100mm"“100~200mm" 等区间(覆盖试验机有效行程)进行位移测量;
记录 “试验机示值位移 S₁" 与 “激光干涉仪示值 S₀",计算位移误差:δ = (S₁ - S₀)/S₀ × 100%(允许误差:小于等于±0.1% 或 ±0.01mm,取较严者)。
(2)试样变形位移校准(如引伸计)
若试验机配备引伸计(用于精确测量玻璃弯曲时的微小变形),需单独校准:
用标准引伸计校准器(精度≥±0.1μm)模拟变形,输入 0.1mm、0.5mm、1mm 等标准变形量,对比引伸计示值与标准值,误差需小于等于±0.5%。
3. 弯曲跨度校准(三点 / 四点弯曲核心参数)
跨度(三点弯曲的 “支撑间距 L"、四点弯曲的 “上跨距 L₁"“下跨距 L₂")直接影响弯矩计算(如三点弯曲弯矩 M = FL/4),跨度误差会导致抗弯强度计算偏差,需重点校准。
校准工具:数显激光测距仪(精度 ±0.01mm)或高精度数显卡尺(精度 ±0.005mm);
校准步骤:
三点弯曲:测量下支撑辊两端的中心间距(即跨度 L),在支撑辊的 “左、中、右"3 个位置各测 1 次,取平均值;
四点弯曲:分别测量 “下支撑辊间距(L₂)" 和 “上压头间距(L₁)",每个间距同样测量 3 个位置,确保上压头位于下支撑辊的中垂线上(同轴度偏差小于等于0.1mm);
允许误差:跨度示值误差小于等于±0.5%(如跨度 100mm 时,小于等于≤±0.5mm)。
4. 夹具与加载同轴度校准
若加载轴线与试样中心不重合(偏载),会导致玻璃受力不均,测试数据失真,需校准夹具同轴度和加载垂直度。
校准工具:百分表(带磁力表座)、标准圆柱形试样(材质:钢,直径与玻璃试样厚度相近);
校准步骤:
将标准圆柱试样放在下支撑上,调整百分表触头与圆柱侧面接触(垂直于加载方向);
缓慢加载至试样轻微固定(载荷≤额定载荷的 5%),记录百分表初始读数;
继续加载至额定载荷的 20%,观察百分表读数变化 —— 若读数变化≤0.02mm,说明加载无明显偏载,同轴度合格;
同时检查下支撑辊的 “平行度":用百分表测量支撑辊两端的高度差,偏差≤0.01mm/m。
5. 控制系统与软件校准
主要验证 “加载速率稳定性" 和 “数据采集准确性":
加载速率校准:设定 3~5 个常用速率(如 1mm/min、5mm/min、10N/s),用秒表和位移量具记录实际速率,与设定值的偏差需≤±5%;
数据采集校准:通过标准信号发生器(模拟力 / 位移信号)向控制系统输入已知信号,验证软件显示值与标准信号的一致性,误差小于等于±0.3%。
三、校准周期与验证
校准周期
常规校准:每 12 个月 1 次(由具备资质的第三方计量机构执行,出具校准证书);
非常规校准:设备搬运后、维修传感器 / 主机后、测试数据异常时,需立即重新校准。
校准后验证
校准合格后,需用标准参考物质(如标准玻璃试样) 进行验证试验:
按标准方法测试标准玻璃的抗弯强度,结果需在标准值的允许误差范围内(如 ±3%),确保设备整体性能正常。
四、关键注意事项
校准过程中需避免冲击加载:玻璃弯曲试验机的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均为精密部件,冲击会导致传感器损坏或精度漂移;
夹具需与试样匹配:若校准用夹具与实际测试夹具不同,需分别校准对应夹具的跨度和同轴度;
校准记录留存:需保存校准证书、原始数据、操作人员信息,确保可追溯性(符合 ISO 9001 等质量管理体系要求)。
通过以上系统性校准,可确保玻璃弯曲试验机的力值、位移、跨度等参数精度达标,进而保证玻璃抗弯强度、弹性模量等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,为汽车、建筑、电子等领域的玻璃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支撑。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如何提高线材反复弯折测试仪的测试精度与稳定性